世上最贵的,不是金钱而是“人情”!
如今的社交网络我们最离不开的,便是微信朋友圈。有人说从小小的朋友圈,便能看清社会背后的真相。这个圈子就是一个小社会。
朋友圈里的各色各样的动态,有人晒今天去了哪里旅行,有人选今天去了哪里开派对,还有人在朋友圈里发着各种各样的微商广告。
为何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屏蔽拉黑,可能是因为厌恶,也有可能是因为不能“显现”于人前,失了自己的人情,欠了别人的人情。
白岩松曾说:“世上免费的东西,往往是最贵的。”
一条动态也许你在针砭时弊,抒发感慨,可有人却认为你在“指指点点”,针对自己随之的冷战、抬杠便由此展开。
免费的动态看似免费,却让许多人付出了钱财难以估量的代价。朋友圈看似是自己的空间,其实它早已牵扯到更多人的心情和利益,让人防不胜防。
世上最贵的事物也许不是金钱,因为金钱看得明,也数得清。而人情看不明,理不清,成了世上最难懂,也最不好还的事物。
朋友圈易欠“人情”。
曾经有个朋友他一直从事着微商的工作。可最近他跟我说,他不想干了,也不想再和人打交道了。
在刚做微商的时候,朋友其实不愿在朋友圈上发广告,可看到别人也在“源源不断”地发着动态,他也想分一杯羹。
当他的同事看到他的产品后便很好奇,进行了一番询问。朋友看到生意来了,便在边哄边吹嘘中开出了第一张单。
随后他接的单越来越多,但多是身边人的单子。很多人去找他,不是因为他的产品有多好,而是因为他以前的人品还不错,有个人信誉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但好景不长有些人用了他推销的产品后皮肤敏感去了医院。这件事一传十,十传百,那些人追着他要求退货,可他知道这只是个例,但百口莫辩。
于是乎他纷纷被人屏蔽拉黑,甚至有些人专门建了个群去诋毁他。慢慢地,他的名声也就“一落千丈”,变成了“人人喊打”的对象。
面对身边朋友亲戚的排挤和厌恶,他深感无助。他感慨,原来世上最难还的不是金钱,而是那些道不明言不清的“人情”。
朋友圈是一个是非之地,别人对你施以援手,也许你会认为你未来的“涌泉相报”能更好地维系这段关系。殊不知,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。
人情是什么?就是别人对你的情谊,你不仅要百分之一百地还清,还要偿还多倍于此的“利息”。不然别人不会安心,而我们也不会好过。
朋友圈,最容易得罪人。在“人情”的背后就是对人的得罪。朋友圈怎么发动态是自己的事,可随着圈子越来越大,看的人越来越多,它就成了“修罗场”。
你去到一个5A级的旅游风景区准备拍照留念,顺便上传到朋友圈。可不一会便看到一些或讽刺或奉承的留言,让你的心特别不自在。
你去到一个高级餐馆准备和家人庆祝,顺带发张照片传到朋友圈。可最后你会发现,下面的留言多是羡慕和“奇怪”的言论。
生活本就是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的过程。人的心最容易生发的便是羡慕之感,你的幸福和美满,别人看在眼里,却“刺”在心里。很多人,大多见不得人好。
所以这些人就会说你没有人情味,有钱去吃喝玩乐,也没钱帮助他们。这种逻辑,听起来振振有词,但却是一堆的“歪理”。
自己有钱自己去玩这有错吗?对于外人亲戚,帮是人情,不帮是本分。可总有人喜欢拿人情说事,也就是“人情”,让我们惹上一身腥。
朋友圈自己过得太好是罪,因为别人会说你“利己主义”,毫无“帮扶”的人性。可说自己过得不如意呢,别人又会说你“矫情”,让朋友圈的风气变得消极。
朋友圈里的人多是两面人,也都是“双标”人。拿着“人情”去说事,却不曾反省,自己真的做到“人前留一线”的人情姿态吗?
朋友圈社交宁缺毋滥。不知从何时起,朋友圈的动态说说成了人们心中的“束缚”之所。它让我们做事总是思前顾后,生怕一条说说便会得罪人一样。
朋友圈社交明面上说的是“朋友”,可背地里却是一群毫不相识,萍水相逢的陌生人。这群人没别的特长,就是喜欢拿别人的生活说事。
曾听过这样一句话:“朋友圈的初衷便是要让相知相伴的人能分享各自的生活,可过久了便变味了,生活变成了争斗,分享也成了一种“罪恶”。”
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,总喜欢广交各路的朋友,认为“多个朋友多条路”,这句话没错。可慢慢地你会发现,没有利益关系,又有谁是朋友呢?
人的精力就那么多,没可能让所有人都顺心如意。所以那些看不得人好,总是抬杠羡慕的人,不妨请他们离开自己的朋友圈。
也许他们会说我们这样做毫无“人情”可言。“人情”是很贵,可“人情”终究比不过自己生活的幸福。
人情不仅是对他人有“人情”,还是对自己有“人情”。倘若对自己有“人情”了,那么便是对自己对社会最大的尊重。
朋友圈社交始于“人情”,也终于“人情”。最贵的人情与其说是对他人负责,不如说是对自己负责,因为自己的“人情”,永远只尊重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