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卡车之家 >卡车经销商 > 清远市江铃汽车销售 > 促销新闻 > 不了解些历史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物流人
清远市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17-06-21 16:59:53
现代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,
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去购买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,
这得益于越来越发达的物流运输系统。
我们更要感谢每一个奔波在路上的物流人,是这三千万物流人撑起了这个物流运输网。我们现代人享受到的这一切便利,在古代人是完全不可想象的。虽然古代的物流业远不如现代发达,但同样也有着一群不辞辛劳的物流人。像中国这样有着五千年泱泱历史的文明古国,物流业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实际上,标准化托盘、甩挂运输、物流干线网、信息互通、陆水空联......这些现在看起来高大上牛哄哄的词,原来一点也不新鲜。早在数千年前,就被我们老祖宗玩过了!
放心,绝对不忽悠,我们读历史,讲证据。
先秦
(周、春秋战国)
最早和物流相关的可靠史料记载出现在周朝。据《周礼》记载,周朝有一个负责筹办京城500里内所有馆舍的车马粮草、交通物资;要保证道路畅通,宾客安全;还要及时组织检修车辆平整道路。这不就是交通路政的祖师爷?
西周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系统。周王朝修建了一条从国都镐京到东都洛阳的大道,叫做“王道”。又修建了几条通往主要诸侯国的大道,比如通往鲁国的,就叫“鲁道”。《诗经.小雅.大东》上曾说“周道如砥,其直如矢”,说的就是周朝的道路修得又直又平,这不就是最早的高速公路么?在道路旁边,周人还设置了供行人和马匹休息的区域,叫做“委”、“馆”,这就是最早的“服务站”。
西周时期也已经有了运输工具,比如“传”,这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快速的轻车;还有另一种车传称为“驲”,“驲”是一种高级的急行车,一般用于高级人物需办的急事。还有一种叫做“徒”的,那就是靠走得快的人步行了。
在春秋时期,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:单人快马,叫做“遽”。“遽”的速度要远远快于“传”和“驲”,最快可以达到日行八百里。
但人们仍然不满足,马和人毕竟不是机器,高强度的快速奔驰很容易就疲倦,一旦不得不停下来休息,就会影响传递的效率,于是聪明的古代人发明了接力传递的方式。接力传递的最初记载,出自《左传》,那是在鲁昭公元年(公元前541年),秦景公的弟弟鍼去晋,在秦晋间开通了一条邮驿大道,每隔 10 里路设置一舍,每辆邮传车只需跑 10里便可交给下一舍的车辆。这样一段一段地接力,共历百舍即达千里,正好由秦国的都城雍(今陕西凤翔)直达晋国的都城绛(今山西绛县)。
秦
春秋战国时期,国家分裂,疆域不通,各国各自为战,物流运输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,直到一个霸气侧漏的男人出现。他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:他干掉了母亲的奸夫-嫪毐,一个生猛到可以转动轮毂的男人,那个江湖人称“轮子哥”的男人。
啊?对不起,说错了,不是这件事。
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下令搞起贯穿全国的高速公路。这条高速公路名为“驰道”,是将原来六国的道路连接起来再翻修扩建而成,以首都为咸阳中心,向四方延伸,史料上记载秦驰道“东穷燕、齐,南极吴、楚,江湖之上,滨海之观毕至。道广五十步,三丈而树,厚筑其外,隐以金椎,树以青松。”秦驰道已经修遍全国,道路宽达五十步(近 80 米),以人力用铜椎对路面加以平整夯实。秦始皇还没有忘记要绿化和美观,于是要求驰道旁边每隔三丈(7 米)种下一棵松树。
历史书上评价秦始皇有句话叫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,“书同文”很好理解,可是“车同轨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因为马车的轨距完全可以不一样,例如两匹马拉的车和四平马拉的车就完全不一样,即使到了现代社会,汽车依然有大有小,有各种各样的轨距,为什么要“车同轨”呢?这一难解之谜,被最新的南阳考古重大发现解开了。在南阳的深山中,竟然隐藏着一段秦朝所修筑的“轨道”。
原来,秦始皇的驰道有着一个堪称“逆天”的黑科技,驰道上安装有“轨道”,由枕木铺成,枕木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。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,就不由自主地发生“自激振荡”,不能不飞快奔跑,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。由于使用轨道,摩擦力大大减小,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。
全世界最早的有轨铁路竟然是秦朝人民发明的!所谓的“车同轨”,就是秦始皇将原来六国不同宽度的马车轨距全部统一为标准尺寸,因为标准轨距的马车可以在全国任何一条轨道上畅通无阻。
在真正的蒸汽机车出现之前,马拉轨道车也在西方世界繁荣过一段时间。16 世纪,法国的列伯特尔煤矿就出现了用骡马拖拉的轨道煤车。1775 年,英国人约翰·乌特兰首创了客运铁道马车。 1832 年,美国纽约的曼哈顿与哈莱姆之间建起了铁道马车线路,此后,铁道马车在欧美的许多城市或城郊盛行起来,成为 19 世纪中叶西方都市先进与繁华的标志之一。
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实在是太爆炸了,
比西方人足足早了两!千!年!
除了驰道以外,秦始皇还下令修筑“直道”,从咸阳北的云阳开始,途经黄河,直抵今包头市的秦九原郡,这是专为抵御北方匈奴而修建的一条军用道路,由蒙恬指挥修筑,全长 1800 余里。没错,就是那位率领三十万秦军在河套一战中杀得匈奴“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抱怨“的大将蒙恬。
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这样就会满足了?
太天真了,
就算北方安全了,
那南方怎么办?
为征服南方的百越,
他在南方又修建了到两广和西南的“新道”。
道路自然还要有相应配套设施,马匹和人毕竟不是机器,跑累了一定要休息。在这方面秦始皇也一点也不含糊,他将春秋战国以来各地零散的驿站全部统一起来,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驿站系统,规定 30 里一传,10 里一亭,亭设有住宿的馆舍,负责马匹给养、行人口粮。
就这样,一个纵横交错、遍布大江南北的道路交通网初具规模,根据《剑桥秦汉史》的估计,秦朝修建的国家级道路大概有 6800 公里左右。给大家一个参照对比,20年前的1997 年,中国全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是 4600 公里。
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感谢秦始皇。因为他,中国才没有变成欧洲那样四分五裂。他在地域上统一了中国,他统一了全国货币、度量衡、文字、道路,他还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统一了这个国家。此后,统一的观念贯彻到了每一个华夏子民的心中。大中华虽历经数百年战乱分裂,然而一旦有政治强人的出现,统一总是顺理成章、水到渠成,因为我们每一个国民,无论尊卑长幼,都有着一个大国梦、统一梦。
就算是一败涂地被赶到海岛一隅的常凯申,也从来不接受“两个中国”,一门心思想着要“一年准备,两年反攻,三年扫荡,五年成功“。以此来看,某位在海岛的上蹦下跳的大妈,下场你懂的。
不扯远了,继续回到物流话题。
秦始皇对自己下令修建的道路感到相当满意,他先后五次巡游,里程达到2万多公里,跟随出巡的人员浩浩荡荡数十万,车辆数以千计。这样的高调招摇,所到之处观者如云,围者如堵。当然,大部分人都是吃瓜群众,争先恐后只不过为了亲眼目睹偶像的风采。但也有少数例外,其中就有三个人,相当的居心叵测,第一个找了个壮汉,在博浪沙抛出一个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大铁椎,将秦始皇的随驾马车砸个稀巴烂,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安然逃离,这人是个富二代,父亲当过韩国的相国;第二个淡定的说了句“彼可取而代之”,这人也是个富二代,他是楚国大将的后人;最后一个充满艳羡的说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是。”这人是一纯屌丝,游手好闲的农村青年。
气吞万里、煌煌如日中天的大秦朝,
竟然被这三个人联手做掉了。
是真的,
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逆袭的大屌丝刘邦,就战胜了诸多富二代夺得了天下。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深刻践行了一句话:
饱经战乱后的大汉初年,气魄和国力不能和纵横睥睨的秦始皇时代相比。刘邦出行,都找不到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,王侯将相们更惨,只允许坐牛车出门。
受累于战争的破坏,在这样的艰难时世下,汉初年,物流业已经大大的退步,那些壮观宏伟的驰道、直道,有一部分仍作为主要道路在使用,但很多在战争中被毁,也有的年久荒芜,秦朝的发达道路网就这样慢慢淡出了历史的长卷。
如今,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东胜区境内,仍然可以看到一段保留完好的秦直道遗址。秋风起时,塞北的落日尽显苍凉,它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躺荒烟蔓草之中,不声不响,似乎在等待着修建它的主人-那支威风凛凛、战无不克的秦军早日归来。却不知蒙恬早已含愤自尽,群龙无首的秦军也在巨鹿之战中全军覆没。
徒把金戈挽落晖,
南冠无奈北风吹。
秦始皇和蒙恬虽然过世,但这条直道代表着华夏族人拓土开疆、勇于进取的精神,这份精神永远不会消失。
就在不到一百年后,又一个新的强者出现了。直道在他和他的大将的手中再度焕发出活力。
作为屌丝的我们,
与其毫无用处抱怨阶级固化,
还不如再努力一点,
梦想总是要有,万一哪天实现了呢?
公司地址:广东省清远清城107国道横河路口往银盏方向前1500米,远光电缆对面
询价操作可以帮您获取更低的价格,您所填写的信息仅用于此次询价,我们为您保密。
清远市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
【卡车之家】清远市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
经营品牌:江铃汽车
公司地址:广东省清远清城107国道横河路口往银盏方向前1500米,远光电缆对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