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-6月,全国货车销量达到206.46万辆。其中,重型货车67.18万辆,中型货车10.09万辆,轻型货车97.49万辆,微型货车31.7万辆。这半年的货车总销量成绩尤其是重卡成绩远超同期的所有年份,同样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绩。
从2008年到2018年,10年间,我国的货车细分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。大数据显示,国内重卡销量强势增长,中卡明显缩减,轻卡数量微增但是市场占比缩小,微卡保持微增长趋势。
重卡作为国民经济的“风向标”,其走势如何,能直接反映出当前宏观及微观经济环境。2008年底,为了缓解金融危机,政府推出四万亿的一揽子计划,其中有1.5万亿专门用于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。
在国家力量的调整下,市场经济很快得到复苏和稳定,重卡市场同样反应明显——重卡销量出现历史上第一个百万记录101.74万辆,同年的货车整体销量也达到386.11万辆,迄今为止依然是巅峰记录,无可超越。
到了2017年,在GB1589和921治超新政以及国五排放升级等多重政策影响下,国内重卡销量再次出现一个高峰,打破过去的“百万记录”,达到111.69万辆,同年的货车总销量也同样回升到363.34万辆,距离2010年的盛况仅仅相差20多万辆,成绩瞩目。由此可见,重卡市场表现直接影响到当年的货车市场销量,可谓是“重卡兴,货车兴”。
从2008年到2018年,全国货车销量从221.53万辆增加到363.34万辆(2017全年),同比增长64%;而2018年上半年全国货车销量已达206.46万辆,几乎和2008年全年的货车销量相当。
● 货车重卡十年变迁
重卡无论是销量绝对值还是市场百分比都发生明显提升。
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,也正是中国重卡力量发展壮大的十年。中国经济在“四万亿”的刺激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,尤其是与货运行业联系紧密的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、城市化加剧、电商物流、城市货物运输等货运需求加大,无论是牵引车、载货车、自卸车还是专用车等各种重卡车型,市场数量都在迅速提升。
重卡市场乘风而起,取得飞速发展。重卡销量从2008年的54.04万辆提升到2017年的111.7万辆,销量翻番;2018上半年重卡销量67.18万辆,也已经超过2008全年的水平。
而重卡在四大细分市场中的市场百分比从2008年的24.4%提升到2018年的32.54%,扩大了8.14%的市场占比。注意,重卡的“市场扩张”是四大细分市场中最大的。
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重卡和轻卡一些重点厂家的市场变迁。
● 重卡竞争格局相对固定 前三强厮杀激烈
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在商业市场,竞争更是永恒的命题。从重卡厂家的变化来看,前十强相对比较稳定。不同的是,10年前前十名还偶尔可见湖北三环的身影,而现在湖北三环已经彻底转向专用车生产制造,前十强则涌进了大运、徐工这些后起之秀。
尤其是重卡前三强的市场争夺,可谓紧张激烈,寸土必争。
2008年,重卡市场的霸主还是中国重汽,市场份额占据20.62%,解放和东风紧随其后。2009、2010这两年,解放J6进入市场的威力开始凸显,带给解放无上的荣光。2009年,解放J6作为中国汽车年度第1000万辆代表车型下线,2010年,在全国重卡销量突破百万大关之际,解放当年重卡销量也突破20万,达到23.07万辆,成为历史性的销量记录,这一记录直到2017年才被解放自己再次打破,刷新到24.07万辆。
在接下来的五年,2011年到2015年,东风取代解放稳踞重卡冠军宝座,市场份额始终超过了20%,而重汽、解放二者则互相在亚军、季军的位置上浮沉。这段时间,也是国内的重卡市场在继2010年的巅峰爆发之后逐渐回归正常甚至下探时期,在2015年重卡市场沉入了冰点,最终只有55.07万辆销量,几乎是2010年的一半。
2016年,交通部GB1589以及921治超新政的落地可谓给重卡市场打了一剂“强心针”,重卡市场一改萎靡气息,逐渐复苏,到后来已经进入“爆发式”增长的局面。解放凭借其牵引车优势,从第三名的位置一跃而上,夺得冠军之位,保持并且长期保持下去。
数据对比结果显示,从2008到2018,解放市场份额增长最大,从19.82%扩大至24.55%;东风相对来说市场份额保持的不错,2018年上半年略微有些收缩;重汽、福田有不同程度的市场缩减。但是陕汽表现却很亮眼,从12.04%扩大到14.75%,可见实力深厚。
如果说,国内重卡厂家之间的竞争偏向于“内劲”,相对比较内敛,前十强的厂家也相对比较固定;那么轻卡厂家之间的竞争结果一招一式都很明显,变化也更为剧烈。
● 未来货车市场行情并不容乐观
从2008到2018,这十年是中国货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十年,也是货车市场进行结构化调整、转型升级的十年。接下来,根据国家释放的各方面信号,货车市场的行情并不容乐观。
1、国家从宏观层面调整运输结构,公路货运将大幅缩减。除了日常的货车治理工作外,政府进一步发挥铁路、水运在大综物资中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,大力推广公转铁、公铁联运,从产业结构上对公路货运进行调控,减少对公路运输的依赖。政府计划,力争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加11亿吨、水路货运量增长5亿吨、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.4亿吨。这意味着从宏观层面未来三年公路货运量将大幅缩减,向铁路、水路运输方式转移。
2、大力淘汰老旧车辆。重点区域采用经济补偿、限制使用、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方式,以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为抓手,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,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,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「油改气」的老旧燃气车辆。
到2020年底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。
3、加强车辆结构升级。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,重点区域港口、机场、铁路货场等作业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替换。
4、国六排放升级近在眼前。随着7月份重型柴油车国六标准的出炉,意味着三年后国六标准将在全国彻底展开,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提前实施。2019年7月1日起,重点区域、珠三角地区、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。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。
5、打响蓝天保卫战,全国各个地区都陆续开展环保治理,货车禁行、限行范围扩大。而随着各地区不合规建筑工地关停、违建市场关闭、物流市场向周边迁移等措施,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货车用车需求减少。
921换车红利已渐至尾声,国三车治理苗头初现,公转铁大势所趋,环保治理逐步加强……各种因素影响下,未来国内重卡市场走势如何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